本文目錄一覽:
施其生在其學術生涯中發表了多篇深入研究方言特點和結構的論文。早期,他在《中山大學學報》1985年第4期探討了閩、吳方言的持續貌形式的共同特點。1991年1月,他在《語言·社會·文化》上發表了關于汕頭音系及其形成的研究,關注了口音的年齡差異。
1、明生榮,男,1953年12月出生,目前在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擔任職務。他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身份。自1970年投身工作以來,明生榮于1983年8月從貴陽師范學院(現貴州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并從那時起開始了他的方言研究之旅,累積發表的研究論文超過了十萬字。
1、漢語言文學論文提綱篇一:東北方言常用詞語的演變 最近,蘇州的學者對蘇州話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進行了比較全面和系統的研究。隨著東北經濟的發展,生活環境的不斷改變,東北話也發生了變化,目前還沒有學者介入這一方面的研究。在與論文指導老師討論有關東北方言方面的研究成果時,老師的提示給了我靈感。
2、首先,按照格式,擬出要寫的論文的提綱,重點是正文,正文的提綱,主要反映論點,要大約知道準備作幾個方面來論述,這由你掌握或可以找到的論據來決定。然后針對論文內容收集素材和資料,最后一拼一合,再加一些自己的一些“隨聲附和”的看法,一篇論文的主體就構成了。。
3、形象方面。一個燕瘦,一個環肥。兩者都是美到極致,偏偏卻又是最不同的美。曹雪芹在書中用了很多筆墨刻畫這兩人的美,在論文中可隨便摘取一些段落拓展分析。最典型的就是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這一章。2 待人接物。
4、曹操就是那么個具有書生氣的軍事家,其實在我看來要對曹操就是他兩兒子的結合體。
5、當然,首先得熟悉原文及原文背景,從原文進行發散思維,這樣寫可能就會比較容易有內容去寫吧;至于深度,那得需要自己去更深層次的去閱讀原文、挖掘其內涵。
6、淺談方言與語言習得的關系摘要: 語言是用聲音來表現人們相互之間的思維、情感和行為動作的。人類語言既有其共同的規律,又根據民族、地區、國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方言繁雜,有著自己的特征,人們在交際中 用不規范語言交談極不方便。
可以。可以從四個方面寫:語音、詞匯、語法、俗語。主要是語音部分,屬于哪個音系可以在網上查。對比找出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對比考察境內語音的差異。至于方言的構詞、句法特別是俗語與普通話在很大的區別。
漢語言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古典文學研究:可以選擇某一古典文學作品或某一文學流派進行深入研究,如《紅樓夢》或唐詩宋詞等。 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可以關注現代文學的發展及其背后的文化現象,如網絡文學、女性文學等。
摘 要:常德方言歸屬北方方言分支的西南官話,是湖南地區西南官話的重要代表,俗有“小北京話”之稱,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方話的`特征;同時由于處于湖南境內,受周邊地區湘方言的影響,又往往體現出1些湘語的特點,畢業論文:論常德方言 -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方言調研報告范文1 摘要:大同方言是晉語的代表,晉語是新劃分出的漢語方言區域,研究大同方言有利于晉語的發展。而我們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充分了解方言特征,更好地學習普通話。本文側重大同方言與普通話音系之比較,從音系聲母、韻母、聲調三方面進行論述,由此得知,大同方言與普通話相互聯系,各有特點。
例如,《湖北方言調查報告》(商務印書館,1948年)以其系統、完整、精細的審音和詳盡的描述,成為方言研究的典范,為后續方言調研提供了寶貴參考。他對于壯語的研究,如《武鳴壯語中漢語借字的音韻系統》(1958年),對西南方言和粵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