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但麥克阿瑟不懂得收斂,擺老資格、目中無人的毛病,讓一些人很反感,尤其是杜魯門,十分看不慣他經常對國家政策說三道四,并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狂妄之舉。那他為何這么做呢?性格只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對國內“一伙人”的不滿。麥克阿瑟認為,自己的優秀一定會引起他人的嫉妒。
作為這個總司令,首先不是承擔責任而是逃避責任。等沃爾頓·沃克車禍死后,李奇微帶領第八集團軍守住了防線,并且在砥平里戰役中打得我軍撤退,麥克阿瑟從東京來到前線搶功,說前面的敗仗都是戰略性撤退,為了上將的面子連臉皮早就丟了。而杜魯門早就看透了他,此時的表演很拙劣,就像個小丑。
原來,在杜魯門的戰略中,為了不激怒中國,始終堅持“臺灣中立化”。這下子,臺灣利用麥克阿瑟大做文章,將美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而麥克阿瑟的聲明強調:按總統指示商討軍事問題,與政治無關。他的這份聲明,無異于火上澆油。
從停戰到和平,危機籠罩下的板門店報告目錄揭示了朝鮮半島從分裂與分治到兵戎相見,再到艱難和解的復雜歷程。這一歷程見證了國際社會在戰后對朝鮮地位的政治安排,以及南北雙方在冷戰背景下的緊張對峙。美國與蘇聯的各自策略,以及仁川登陸等關鍵軍事行動,共同塑造了半島緊張局勢的歷史背景。
總之,《從停戰到和平:危機籠罩下的板門店》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書籍,它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分析,為讀者揭示了板門店從停戰到和平的復雜歷程,展現了和平解決沖突的可能性與挑戰。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洞察國際關系,從而為構建更加和平和諧的世界貢獻力量。
出版本書是為了紀念朝鮮停戰協定簽訂50周年。半個世紀后的今天,朝鮮半島局勢再次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美國總統小布什曾將朝鮮稱為“無賴”國家之一,而伊拉克戰爭結束后,朝鮮聲稱擁有核能力,半島局勢驟然升溫。半島能否實現永久和平,考驗著各方的大智慧。
張立華副教授,出生于1963年3月,擁有碩士學位,是一位在國際政治和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領域擁有深厚學術造詣的學者,同時也是碩士研究生的導師。他的研究成果豐富,其中一項重要的合作著作是《從停戰到和平?——危機籠罩下的“板門店”報告》,該書于2003年8月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朝鮮半島的歷史,從古代新羅統一朝鮮開始,歷經高麗、李氏王朝,直到現代,半島國家的領土和主權經歷了多次變遷。從古代的封建王朝統治者對朝鮮的征服與控制,到近代日本的入侵,再到俄國對東北領土的覬覦,朝鮮半島始終處于地緣政治的中心,成為大國利益的交匯點。
由來 追根溯源,朝鮮半島的核危機是冷戰的產物。朝鮮半島被人為地一分為二,埋下了南 北雙方沖突的種子。美國為了對付所謂的“***威脅”而在南方布置核武器,其矛 頭所向,路人皆知。北方強烈要求美國撤出部署在半島南部的核武器,其意圖也是明顯 的。
1、歷史上被流放到高麗(朝鮮半島)的皇帝有兩位,一位是陳友諒之子陳理,一位是明夏皇帝明升。后明夏開朝皇帝明玉珍(子明升)的墓穴在重慶被發現,成千上萬的后代從朝鮮不遠萬里趕到重慶祭拜先祖。有傳聞稱這兩人在朝鮮的后人多達4萬,然而據史料,這個說法并不準確。
2、歷史上,有兩位被流放到高麗(朝鮮半島)的中國皇帝,他們是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和明夏的開國皇帝明升。據傳聞,明升的后代在朝鮮半島有4萬之多,他們從朝鮮趕到重慶祭拜先祖。然而,這個說法并不準確。
3、亡國后被流放到朝鮮的中國皇帝是陳理,他是陳友諒的兒子。朱元璋將他送到朝鮮,封為陳王。但作為亡國皇帝,陳理的生活質量很不好,最終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