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期刊文章用字母J表示,代表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發(fā)表的研究。專著則用M標識,指作者獨立完成的書籍或學術專著。論文集中的論文以C為標記,通常包含多篇相關研究論文的集合。單篇論文用A表示,即獨立發(fā)表在學術期刊或會議上的研究論文。
一篇文獻有三名作者及以上,則只列第一位作者,英文用“et al.”指代剩余作者,中文則使用“等”。若采用數(shù)字上標式引用,較為簡單。多篇文獻,用逗號隔開,連續(xù)的引用則使用“-”簡略。主要注意文中的數(shù)字順序對應文末的文獻順序。
例如,專著用[M]標識,論文集用[C],報紙文章用[N],期刊文章用[J],學位論文用[D],報告用[R],標準用[S],專利用[P],而來自論文集的析出文獻則用[A]。對于未明確類型的文獻,建議使用[Z]。
1、引文序號標注 在文中引用文獻時,使用順序編號的方式進行標注,例如“[1]”、“[2]”等。編號的順序即為引用的順序。引文序號通常以方括號括起來,放置在需要引用的內(nèi)容之后的句尾。 引用標注位置 標注應該放置在原文的句子末尾,不放在括號或引號的內(nèi)部。
2、在引用參考文獻的地方加標記,這個標記是用方括號括起來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文獻的順序號。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多次引用時,在幾個引用處都要標注同一個序號。使用文獻管理軟件 除了手動標注外,還可以利用文獻管理軟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來輔助標注參考文獻。
3、對于多位作者,如果參考文獻有2-3位作者,則在文中都要標注姓氏和年份,如(Smith, Johnson, & Lee, 2023);如果有4位及以上作者,則在文中標注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和“et al.”來表示,如(Smith et al., 2023)。
參考文獻標注的正確格式如下: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參考文獻類型以單字母標識,具體如下: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Z-其他類型。英文文獻則遵循姓在前名在后原則,書名和期刊名稱使用斜體。參考文獻的格式與舉例 期刊類格式為:[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單一作者:英文格式:";(作者姓氏,發(fā)表年份)";中文格式:";(姓名全名,發(fā)表年份)";兩名作者:作者姓氏必須以他們的名字在其發(fā)表文章內(nèi)的順序來排序。若兩個作者都在括號內(nèi)引用,名字中間需加上“&”符號,也可用“and”、“和”進行連接,取決于期刊格式。
參考文獻標準格式是指為了撰寫論文而引用已經(jīng)發(fā)表的文獻的格式,根據(jù)參考資料類型可分為專著[M],會議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雜志[G]。期刊論文類作者.論文名稱[J].期刊名稱,發(fā)表年份(第幾期):頁碼。
行間距采用固定值20磅,標準字符間距。參考文獻四個字用小四號宋體字加粗:參考文獻內(nèi)容用五號宋體字,其格式按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的格式書寫,常用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如下。
教材屬于專著,用[M]表示。具體表示如下:[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專著(個人著作)[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作者:首先是作者的姓名,按照姓在前,名在后的順序。如果有多個作者,就用逗號隔開,最后一個作者前加個“&”符號。出版年份:接下來是書的出版年份,放在括號里。比如(2021)。書名:然后是書名,書名要用斜體或者下劃線表示,表示這是一本書。書名后面不需要加書名號。
論文中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國家頒布的文件或綱領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例如:引用的是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則,在參考文獻中格式為:[13]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S]。
在畢業(yè)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不需要加書名號。參考文獻的格式通常為:作者姓氏、文章題目、期刊名、發(fā)表年份。如果文獻來自書籍,則只需要寫出書籍的名稱,不需要書名號。然而,在論文的其他部分,比如摘要、正文等地方,應該遵循相應的規(guī)范,正確使用參考文獻的引用格式。
論文中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國家頒布的文件或綱領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例如:引用的是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則,在參考文獻中格式為: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S]。
摘要是對論文(設計說明書)內(nèi)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結果、結論、科學意義或應用價值等,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圖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中文摘要一般為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