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摘要: 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得到很大發展,主要的灌溉方式有噴灌技術、微灌技術、步行式灌溉技術、雨水集蓄利用的技術等,和傳統的灌溉方式相比節水效能得到極大提高,有利于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可持續發展,有效保護水資源和當地環境。下面就對這些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2、因此,步行式灌溉技術可以將農業機械化技術與節水灌溉技術進行有效結合,都通較為簡便的組裝和配置,來提升灌溉工作的機械化操作程度,進而提高農業種植和生產的工作效率。
3、第一個環節是從水源,通過渠道或管道將水輸送到田間,提高輸水的效率,對應的技術稱為輸配水工程技術。第二個環節是灌溉水在田間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灌溉,對應的技術稱為噴灌、微灌、地面灌等技術,提高灌水效率。第三個環節是作物對田間水分的利用,提高水分生產效率。
4、關鍵字:節水灌溉技術 我國目前普遍采用的灌水方法是地面灌溉,傳統的地面灌溉包括漫灌、格田淹灌、溝灌和畦灌,由于土地不平整,灌溉管理粗放,灌溉工程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水資源浪費很嚴重。隨著土地經營規模集約化的轉變,激光平地技術的應用以及大型農業機具的使用,地面灌溉在灌溉效率和灌溉均勻度兩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分包管理暫行規定第六章分包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項目法人推薦分包程序:明確分包信息:項目法人需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擬分包工程的工作內容、工程量以及推薦分包單位的資質等信息。承包單位選擇:承包單位接受推薦分包單位時需審查其資質,若拒絕則自行選擇新分包單位并報項目法人審核同意。
水利部水建設與管理總站編撰的《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叢書》是中國計劃出版社于2005年2月1日出版的一部專業書籍。該書的ISBN號碼為9787801773906,旨在提供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程序管理的基本信息和知識。這本書共分為168頁,采用平裝形式,開本為16開,適合水利水電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和對此感興趣的讀者查閱。
項目建議書階段:此階段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和規劃,編制水利工程項目建議書,提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或地方發改委審查。通過初步審查后,進一步報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在項目建議書獲得批準后,進行深入的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
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設程序涉及八個關鍵階段,分別是項目建議書階段、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準備階段、建設實施階段、生產準備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及后評價階段。項目建議書階段是整個建設程序的起點,主要任務是確定擬建項目是否有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