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使全社會的人們都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不誠信的危害性,形成誠信者受尊重、不誠信者遭受鄙視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使“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取之有害”等觀念深入人心。
2、會計造假問題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包括內在動因和外部 環境兩個方面:會計信息生產者與會計信息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是產生虛假會計信息的內在動因; 企業 產權不明晰、 政治 經濟 、 文化環境和會計人員業務、道德水平等因素,構成了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外部條件。上述兩方面共同作用,才會導致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
3、(二)危害社會利益 持續的財務造假和誠信缺失,使得投資者對投資市場逐漸失去信心,無法形成健康的證券市場環境,進而對整個經濟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三)危害個人利益 財務會計人員的生存環境惡劣,被逼做假賬、卻因東床事發而受到責任追究和處理。有的被吊銷資格證書,更有甚者,觸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
4、造成會計人員做假賬的問題,具有多方面的復雜原因:從會計人員方面分析,做假賬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屈從領導的壓力,被動做假。這主要是受單位負責人的不良道德影響。在目前的經濟社會中,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的從屬關系,使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作用的發揮受到極大的限制,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5、我的論文題目是假賬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對策 題目: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專科畢業論文一般無需單獨的題目頁,碩博士畢業論文一般需要單獨的題目頁,展示院校、指導教師、答辯時間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1、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會計行業的工作環境明顯差許多,誠信不足是會計工作人員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在這樣的不良環境下,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與操守都必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導致其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2、摘要:會計誠信一直以來都是會計界討論的 熱點 問題,會計失信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信息不對稱、利益驅動、法制不健全、人員素質不高等等,然而主要根源還是在于利益驅使,沒有實在的利益可圖,會計造假也就失去了目標和意義。
3、當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和誠信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缺乏 實踐中,很多從業的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在從業中受到利益的驅使,不顧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的規定,篡改會計資料,偽造、編造會計信息等現象時有發生,對經濟造成很大的破壞,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4、論文摘要:目前在會計領域中造假現象愈演愈烈,已經撼動了會計誠信基石。如何重塑會計誠信,遏制會計造假,不僅要加強法律、制度和規則建設,而且必須積極倡導誠信精神,建立會計誠信體系,才能提高會計誠信度。目前在會計領域中造假現象愈演愈烈,已經撼動了會計誠信基石。
其中,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間,綠大地使用虛假的合同、財務資料,虛增馬龍縣舊縣村委會960畝荒山使用權、馬龍縣馬鳴鄉3500畝荒山使用權以及馬鳴基地圍墻、灌溉系統、土壤改良工程等項目的資產共計7014萬元。
通過百度搜索巨潮資訊網,找到官網后在搜索框中輸入上市公司的代碼例,找到上市公司的公共模塊,點就可以找到相應上市公司年報了,點擊進入就可以了。巨潮地產指數是參照國際市場的經驗,選取滬深兩市房地產上市公司編制而成的。
登陸上交所或深交所網站查詢。如滬市A股,直接登陸上交所網站,點擊“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公告”旁邊方框內輸入要查詢的上市公司代碼,即可看到該公司所有已發布公告,當然也包括歷年的年報。
近年來,多起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事件被揭露。以下是幾個典型案例,供各位參考。案例一:ST國藥虛假記載營業收入。公司為避免退市,虛構鋼材貿易收入,最終被認定為虛假記載。報表特點為虛構收入,利潤表收入大幅增長,難以防范。遠離即將退市的ST股是防范此類風險的最佳方法。案例二:金亞科技虛增收入、利潤。
李爽等:《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鄧偉強:《對虛假財務報告的防范對策》,《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年第12期。王喬、章衛東:《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操縱行為探析》,《會計研究》2002年第12期。
關于會計造假防范與治理論文篇1 試論會計造假的防范與治理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企業發展迅猛,需要規劃會計信息。
隨著市場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對客觀、準確提供會計資料的要求,不僅是單位會計人員的權利和義務,且越來越廣泛影響到相關會計資料使用者。? 3 有損會計隊伍自身形象。會計從業人員不講誠信,其最終結果,輕者調離會計崗位,重者將按法律規定受到法律的制裁,極大地破壞了會計隊伍良好形象。? 4危及經營主體自身生存。
(1)必須對會計人員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造就一支精通各項規章和有章必循、執章必嚴、敬業勤業的會計隊伍。 (2)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會計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短時間、針對性強的崗位培訓,達到熟練地掌握各項業務技能。